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
近日,在報章中常常出現學生壓力大、患焦慮症和輕生等報導,讓家長們更留意子女的心理狀況。要有健康的心態,首要的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。
我們不難發現,信心不足的孩子是消極的,他們愛與人比較,善妒,愛爭強,不肯認錯,愛說是非,貪心,怕嘗試,要別人的遷就,不願去努力爭取自己應得的東西。
孩子的缺乏自信,多源於父母愛以不安感和羞恥感去推動孩子前進,常常指駡孩子如何不對和不及別人,又或以恐嚇和徵罰讓孩子在惶恐不安中,不得不努力做得更好。結果,孩子的表面的行為是進步了,但內心卻一天比一天懦弱和不安。
另一種讓孩子失去自信的管教是溺愛,甚麼事情也替他們計劃和做好了,他們不需動腦也不用動手,結果失去了很多學習和成長的機會,在對很多日常事情經驗不足的情況下,變得處處想要依賴別人,要人遷就和幫忙,不願自己去作嘗試和努力。
要破解這些問題,家長可以 : 一。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 : 家長可以多具體地讚賞孩子能做到的事情,如 :「你做課很專心,比平日早了十分鐘完成功課」「你很有創意,常常想到新奇的玩法」、「你寫字很整齊,只有一個字是出格的」。從家長的稱許中,孩子會見到自己的能力所在,從而建立自信。
二。讓孩子多動手做事情 : 經驗和知識的累積,都能建立孩子的信心。讓他們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情,多讓他們幫忙做家務,多問問他們的意見,當他們提問時,多引導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只給他們答案。
三。欣賞過程多於结果 : 今天的成功,不代表下次仍是成功,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壓力,怕下次失敗了會讓父母失望。故此,稱讚孩子的努力和用心做事,比誇他們的能力和成就更能建立其信心和動力。失敗,也不是完全沒有價值,往往就是只差一點點就會成功,累積的經驗,便會帶來下一次的成功了。過程比結果更重要,認同孩子的努力,他下次便會比今次更用心了。
四。只同自己比較: 教導孩子不要與別人比較,今天的我比昨天進步了一點點,這便足夠了。讓孩子訂下一年內的目標,再细分為三個月內的目標和具體行動,努力達成。這樣,孩子便能見到自己的不斷進步和成長。
五。以鼓勵而非羞恥感作動力:研究指出,有效的團隊中,稱許和批評的比例是三比一,在管教上更需如此。多些誇孩子是好學生,盡責和努力的孩子,他們漸漸地認同了這些身份,便會自發地做出相應的好行為,也會不断得到好的回應,建立其自信心。
六。讓孩子明白天父的愛: 人生最大的自信來自被愛,父母的愛是最原始的,天父的愛卻是最不帶條件和無微不至的。我常常告訴孩子,無論你有多失敗,做錯甚麼事,爸媽都仍在你身旁,天父都有能力為你解決問題。這樣,便给孩子最大的信心,不怕困難,向前邁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