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十個成功家長需要有的心態 (NLP 前設)


一. 没有兩個人是一樣的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,往往與我們的想法大不相同。當你願意細心聆聽孩子的觀點,嘗試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,他們也會樂意與你溝通。

二. 一個人不能改變另一個人 很多家長以「我是為你好的」為前題,想要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。其實,孩子也有他的想法,家長最好能引導他們如何作出選擇,多發問,少直接給答案和指令,有助培育孩子獨立和自信的的性格。

三. 溝通的意義在於孩子的回應 家長講了甚麼不重要,孩子聽明白甚麼才是重點。嘗試用孩子能接受和明白的內容、語氣、態度去溝通,放棄無效果的溝通模式,親子關係必大有改善。

四. 孩子的學習來自家長的行為和情緒 家長教導孩子的說話和指令,遠不如其行為和情緒具影響力。孩子在不斷觀察和模仿大人的一舉一動:我們如何解決問題,如何處理情緒,如何待人接物……

五. 動機和情绪總不會錯,只是行為没有效果 孩子的行為可能是錯誤和沒果效的,但其動機必然是正面的,要滿足內心某些需要。例如,孩子做功課很馬虎,背後的動機是他想快些可以玩,這是沒錯的,只是選錯了方法。我們大可接納孩子的動機,再找方法幫助他快些完成功課,讓他能盡情地玩個痛快。筆者大女兒也是因著想多些玩的時間而創作了很多讀書的方法,並寫成了兩本繪本呢。接受孩子行事的動機,便能接納其本人,不是指和責罰,乃是肯定其需要,再找合適的方法。

六. 提供更好的方法,孩子必然跟從 孩子重復錯誤的行為,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法滿足內心的需要,若父母能提供更好的選擇,孩子必樂於跟從。例如,孩子無節制地「打機」,可能是要藉此填補在學習上失落的成功感,家長給他更好的選擇可以是:讓孩子學習有效的溫習方法,較低的學習目標,多稱讚孩子努力,發掘孩子學習以外的長處……

七. 凡事總有至少三個解決的方法 若家長一時未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去滿足孩子的需要,或解決他的問題,不用太心急,多思考,與孩子一同努力,加點創意,又或借鏡其他家長的做法,事情總會越變越好的。

八. 没有失敗,只有反饋

在學習和嘗試的果程中,孩子會成功也會失敗,家長們不要太介懷得失,更不要責和否定孩子的努力,他們才會更勇於面對挑戰,嘗試不同方法,學習新的事物,充滿好奇。只有讓孩子坦然面對失敗,專注在這個經驗中能學到的功課,讚賞孩子的努力,那便離成功不遠了。

九. 不要代替孩子成長 孩子能做的事,就讓他自己做,能解決的問題,讓他自己想方法,孩子提問時,最好的應是「你覺得怎樣做好呢」「讓我想想,你也先想想方法」。這樣更有助他們建立自發和積極的態度。

十. 愛,是不帶條件的 孩子內心安全感的建立,繫於父母不帶條件的愛,接纳他的一切弱點,不把個人的意願强加於他身上。父母不經意的一句話「不聽話就不錫你」,會讓孩子對其愛產生懷疑,影響深


Featured Posts
最新文章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